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天天讯息:「奋进的春天」青海油田的铿锵玫瑰: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23-04-12 09:49:49 来源:央广网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青海油田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资料图片)

央广网西宁4月12日消息(记者张海东)青海油田花土沟生产基地采油二厂扎哈泉采油作业区由于远离花土沟生活基地,因此在这里上班的员工长期驻守在作业区附近的职工公寓。这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扎哈泉采油作业区女子运行班,这支特殊的队伍在不久前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女子运行班潘静、刘雯、韩慧桐、李雪峰、赵金桂、何丽华(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带着期待与敬意我们从花土沟基地出发一路在戈壁上前行,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在茫茫瀚海出现了一片建筑,同行的老师说,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这里就是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扎哈泉采油作业区。

放眼望去,扎哈泉采油作业区满眼尽是荒芜的戈壁滩,几乎没有一丝绿色,目光尽头的天边星星点点的采油机如同伫立荒原的猎人,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凉孤寂,不知疲倦地在运转劳作,这里也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诞生的摇篮。那一刻我仿佛已经明白,这样的一份荣誉背后她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她们实行两班对倒轮岗工作制,记者来到这里时恰逢运行班的六名班员轮休,而只有另一班在岗。初见到她们,和其他职业的女性不同的是她们有着更加率真的性格,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高原石油人特有的朴实与坚韧。

女子运行班在监控室交流学习(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2015年10月9日采油二厂成立扎哈泉采油作业区。作业区为了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同时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于是成立了女子拉油班,女子运行班的前身应运而生。她们的主要职责是完成扎哈泉所属六个区块(扎2、扎7、扎9、扎10、扎11、扎17)的原油拉运组织和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三个集输撬、四个注水撬和一个增压撬的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全天候监控,并及时反馈和组织解决生产异常状况。

扎哈泉女子运行班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班组成员工作勤奋踏实,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安全生产、技术比武等各项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厂的前列,每一位成员都能单独挑起大梁,独当一面,承担起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这种本领源自于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验积累,源自于她们日常点滴的勤奋和敬业,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为坚守着责任,奉献着青春的她们每一位成员都有着她们的故事:

在采油一线的潘静(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潘静:每天8:30出发,对车辆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准时出发。由于扎哈泉井距较远,离生活公寓也远,完成一车油的装罐、拉运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候一个井液位不够,装满一车油总要跑几口井才能装满,每天的行驶路程超过100公里。拉油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夏天烈日炎炎,要接受蚊子“围攻”。“野外的蚊子十分凶悍,隔着衣服依旧能把你叮得到处是包。”遇到春秋的风沙季节,就更难了,可能上一秒还风和日丽,下一秒就是黄沙漫天。遇到沙尘暴时,拉运车只能被迫停车原地等待,有时候一刮就是好几个小时,被困在车里哪也去不了;为了能早些拉完油,饭点赶不上吃饭也是常事。

韩慧桐(左二)与队友一起度过难忘的生日(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韩慧桐:风雪之中,气温骤降,拉运员韩慧桐带着罐车驶入井场,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她缓慢打开放油阀门,等待片刻后并未听见原油流出的声音,经过排查发现是缠绕在放油管线上的电伴热没有通电,因为此时是节能增效关闭电伴热的时段,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拉运工作,韩慧桐需将电伴热推起,在风雪中等待至少半小时后将原油装出。天色逐渐变暗,气温也随之降低,终于在历时两小时后装车完成。她说:“保住生产比啥都强,装满一车我心里就踏实了”。

李雪峰(图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李雪峰:第一次来到扎哈泉,差点被漫天黄沙劝退,每天早晨5点出门,晚上经常12点多才能休息,走路就成了大家最常用的方式,从扎11到扎7,数不清走了多少次,又委屈又难熬,但还是忍住了眼泪,完成了工作。这样的事情是我八年工作经历的一个片段缩影,更是采油二厂女职工们工作历程的小小缩影,作为女职工,会有很多不方便、不容易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无数次咬牙,无数次忍耐,不拖后腿,不怕辛苦,才融汇、造就了这么优秀的女职工集体。

何丽华(图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何丽华:2020年从涩北气田转产过来的姑娘,刚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怎么跟师傅们接触,工作上什么也不懂,慢慢通过班长刘雯的带动融入了扎哈泉的大集体,并且收获了自己的幸福,记得去年拉油,因工作安排的每人四车的任务,我只完成了三车,此时的我身体感到极度不适,刚回到大楼,向班长汇报了工作情况,班长刘雯看出来我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好,就直接安排我休息,最后一车油让另一位拉油师傅去拉了。让我觉得特别暖心,就是有一个时刻关心我们的班长,不需要你去说,她就能注意到你的身体状态,合理安排工作,让你在工作中也能感受到温暖。

赵金桂在监控室专注工作(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赵金桂:记得刚来扎哈泉,开始拉油,那时候的我并没有相关经验,非常害怕拉油之后的点火,虽然师傅们教过我很多次,但是一实践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却总是围绕着我。每次都是寻求司机师傅的帮助。犹记得自己第一次点火,那是一次出早车,凌晨五点就出发了,冬季的凌晨寒风瑟瑟,站在灌顶寒冷席卷着我,装完油后实在太冷的我第一次尝试了去点火,事实证明,只要肯迈出第一步,那后面的一切将均会迎难而解。点火成功后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快乐的。

刘雯(图中)作为班长带领姐妹们攻坚克难(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刘雯:那时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刘雯接到家里电话,“雯雯,赶紧回来,爸爸要不行了。”然而接班人员在西安受疫情影响回不来,“那么多人都在岗位上坚持了100多天了,不能因为我家里有事,我就要回去。”一边是父亲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一边是繁琐复杂的工作,责任面前,她只能把悲痛藏在心里,整理好心情继续投入工作。虽然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不过我相信爸爸能理解我,肯定也支持我这样做,相信父亲知道我是因为疫情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没能见他最后一面,他也会为我骄傲。这个女孩在镜头面前显得非常坚强。

青海油田的“铿锵玫瑰”(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作为女子运行班,她们的生物钟不分昼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她们的“战场”。无怨无悔的坚守正是她们扎根岗位履职尽责的精神体现,那些烈日寒冬里的敬业与责任,那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成为她们生命中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