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狠刹谋私逐利之风
整治、纠正不良习气,从灰色地带和亚健康状态中“抢救”党员干部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钱放在私企老板那里高息放贷,老板跑路后急得要跳楼”,“把单位经费、项目资金存在指定银行,银行‘投桃报李’给回扣”,“一些党员干部玩风重,打猎打死人,沉迷于玩石、玩茶、玩字画,虚度光阴”……这是今年初,福建省龙岩市委出台的纠正党员干部不良习气意见中的“生动描述”。
不良习气背后,都曾有发生在当地党员干部身上的鲜活案例。
去年5月,龙岩世纪天成集团董事长黄水木捐款十亿多元“跑路”,让当地不少党员干部“哑巴吃黄连”。市委一位正处级退休干部,被黄水木聘任为顾问,利用其在党员干部中的影响力帮助黄水木高息集资,数额达千万元。案发后,这名干部一病不起。
龙岩市委原书记黄晓炎,默许和纵容家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影响,为企业家牵线搭桥,疏通关系,参与项目开发和收受贿赂。
去年11月底,武平县城厢镇党委副书记修启开与村民一道上山打猎,误将采灵芝的村民李某当成野猪,开枪将其击伤后逃逸,李某因失血过多死亡。
腐败始于不良习气。龙岩市将整治不良习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抓手,通过完善制度、教育引导、强化监督、加大问责等方式,从小处、细微处着手,狠刹谋私逐利之风,破除从政陋习。龙岩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成荣说:“全面从严治党,既要严查案件,也要整治、纠正党员干部不良习气,把一些党员干部从灰色地带和‘亚健康’状态中‘抢救’回来。”
30条措施治陋习
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八种主要不良习气及其33种具体表现,龙岩市委提出30条具体纠正意见。多位受访当地党员干部表示,“不良习气都有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一看就知道是谁,触动很大。”“有些虽然知道是陋习,但如何纠正缺乏有效制度。现在有了可操作的规范办法。”
比如,针对党员干部谋私逐利问题,意见要求全市市直单位、各县区、乡镇开展调查摸底,明确党员干部不得向下属及管理服务对象借款,不得经商办企业,不投资入股,配偶及子女经商办企业、投资入股的,要向组织报告,向群众公开,自证清白,接受监督。
龙岩市住建局副局长李金波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市住建局对全系统582名职工经商办企业及在行业协会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23人在行业协会兼职,4人有经商行为,11名干部职工配偶有经商行为。目前已有5人退出行业协会兼职。
意见明确提出单位经费、项目资金存到哪家银行要集体讨论、形成记录,并在单位内部公示,银行给了什么好处也要公示,接受监督。
“国土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项目资金庞大,以前存哪家银行都是一把手说了算。银行为了拉存款给回扣、给位置是行业潜规则,廉政风险很大。”龙岩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添桂说,“现在我们专门制订了项目资金、经费存储管理议事规则,成立了管理小组。单位一把手及家属在本辖区银行任职的领导干部实行议事回避制,议事记录公示。”
疏堵结合破陋习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玩风过盛、大吃大喝、为官不为、搞小圈子等从政陋习,龙岩采取教育、引导、强化监督的方式,疏堵结合,综合治理。
比如,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一些党员干部搞小山头,在龙岩境内分这县那县,同一县内还分这片那片,干部推荐、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等相互通气、帮衬,有时甚至在党的会议上,为小集团利益代言,争得不可开交。”龙岩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童以龙说。
龙岩提出的对策是,对派系、小团体等错误倾向进行约谈提醒、严肃批评,列入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内容。在党的会议上,主持会议者要把握会议方向,保证与会者发表的意见符合党性原则,并如实记录在案。
又如,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婚丧喜庆等各类宴席名目繁多、党员干部借机收受礼金问题,龙岩细化完善相关制度,倡导婚事、丧事简办,不得邀请单位同事和下属及管理、服务对象员工参加,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宴席,党员干部不得送收红包。
龙岩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苏金藩、新罗区溪南社区党委书记邱汉成等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以前一个月能接到好几张请柬,“现在明确了规矩,人情往来的负担减轻了,廉政风险也小了。”
本刊记者还了解到,龙岩相关部门还通过强化绩效考评、细化干部考评机制、加大监督查处等方式,整治懒政惰政。“今年以来,国土部门开展‘快批快办、提速增效’活动,对审批、管理和服务事项,明确各环节的最快办理时限,专项治理‘为官不为’。”冯添桂说。□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郑良(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参与评论